荷兰:从“与水争地”到“还地于河”

admin 118 0

新闻聚焦

“低洼之国”治水智慧高

近日,欧洲中西部地区强降雨引发特大洪涝灾害,已造成至少200人遇难、1000多人下落不明。在受灾最为严重的德国西部和比利时,据官方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7月20日,德国、比利时的死亡人数已分别升至169人、31人。与德国相邻的卢森堡、荷兰,也有部分地区受到洪灾影响。据荷兰通讯社报道,暴雨使荷兰南部马斯河流域出现了两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水位。

一场百年一遇的暴雨考验着欧洲多国防洪抗灾能力,而且这样的考验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多,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据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海洋物理学教授斯特凡·拉姆斯托夫介绍,由于全球变暖,极端降雨事件将变得越来越频繁。比利时《快报》周刊7月16日援引多名专家的话表示,当前的洪灾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直接关系。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期刊登载的一份研究报告对未来的预测更是简单明了:到2050年,整个欧洲地区每年遭受的水灾次数可能翻番。

眼下,德国受灾较重的北威州境内河流水位开始全面下降,比利时全国范围内降雨已停止,洪水也已基本退去。灾难过后,痛定思痛,如何在未来面对暴雨时有更好的预警机制、应对举措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立体化的防洪抗灾体系?这成为欧洲多国的当务之急。

复盘此次欧洲多国应对洪灾,荷兰的成效令人眼前一亮:到目前,没有人员伤亡和失踪报告。荷兰人在与自然不断磨合的过程中,学会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也形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思维。荷兰人深谙水的秉性,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量,悟到了水的智慧。荷兰人改变过去几百年来“与水争地”的治水文化理念,通过实施“还地于河”,将境内水位控制到宛如平镜,再加上荷兰人发明的自动闭合防洪堤、拦水浮桥、漂浮房屋等一些治水“神器”,让这个与水争斗了上千年的国家学会了与水和平共处,守护住海平线下美丽的家园。(徐强)

城市看点

鹿特丹治水“利器”是水广场

荷兰堤坝网总长超过2.2万公里,堤坝类型有49种之多,最常见的是土坝、土石坝和沙丘,高度多在7米至12米之间,底宽十多米到几十米不等,有的被植被覆盖,有的兼做自行车道、机动车道,还有一些上面建有房屋,与城乡景观浑然一体。

而作为荷兰面对水患的第一前哨,全球最大港口城市之一鹿特丹也在不断更新治水“武器库”,其中应对暴雨和洪涝的秘密武器之一就是水广场。

荷兰小渔村斯帕肯堡建成一道300多米长、受水动力驱动即可自动升降的防洪堤坝,是全世界最长的自动升降堤坝。堤坝垂直植入地下,当水位升高时,水动力会抬升超轻材料制成的坝体并高出地面,最高可达80厘米。图为人们在观看自动闭合防洪堤,它可随着水位回落,也将自动缩回地下。 新华社发

水广场由几个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这里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广场;一旦暴雨来临,水往低处流,水广场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在水广场,雨水不仅可在不同水池间循环流动,还可以被抽取储存作为淡水资源。

荷兰根据该国实际情况制定防洪对策,利用科技的力量,不断开发在城市抗洪中发挥出色的技术,成为应对洪水的有效之道。(徐强)

治水故事

身在海平面以下 肩负顶天立地重任

民选治水“大管家”心系千年大计

荷兰小渔村斯帕肯堡建成一道300多米长、受水动力驱动即可自动升降的防洪堤坝,是全世界最长的自动升降堤坝。堤坝垂直植入地下,当水位升高时,水动力会抬升超轻材料制成的坝体并高出地面,最高可达80厘米。图为人们在观看自动闭合防洪堤,它可随着水位回落,也将自动缩回地下。 新华社发

荷兰国家虽小,但其治水、管水经历及经验、技术、效果堪称精彩,无论是控制水量的水利建设,还是控制水质的生态恢复,都双双领先世界。这一切与荷兰延续了近千年、别具一格的水管理体制紧密相关。尤其是荷兰有个专职管水部门的“大管家”——水务局,十分具有荷兰特色。

此水务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部门,而是非政府组织,由民选产生,专门管理地表水水量与水质,它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专职负责管辖区内水务管理。水务局董事会成员由各水域管辖区利益相关者选举产生,包括企业、土地所有者、居民等,然后再选举产生水务局局长,被称为“堤坝水督”,最后由中央政府予以任命、承认。

这一机构设置的先进性在于“上有法律,下有民众”的压力,确保尽心尽责为国家、为百姓管水并管好水。另外,荷兰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治水方法和最完善的管水体制,这与荷兰基础教育中有关治水知识的普及密切相关。在荷兰,从小学、初中、直至高中,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水教育课程及相应的实践活动。每个荷兰人自小就对本国水资源和水环境有着基本的了解,形成人人参与管水的氛围,为荷兰实行民选水务局制度奠定了基础。

由于水务局为非政府组织、非盈利专门管水机构,所需费用来源基本上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目前,水务局的功能已从单一的水量管理过渡到对水量、水质的双控管理,业务范围涉及灌溉、引流、排水、水净化以及运河与河流维护。荷兰水务局机构虽小,但想的却是管水、治水、用水的千年大计。(徐强)

先进理念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被称作“low country”,意即“低洼之国”。“低洼之国”荷兰约有四分之一国土低于海平面,还有四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河流易泛区,这意味着荷兰半壁江山有水患之虞。也恰恰在这些危险区,不仅生活着全国一半人口,而且占有荷兰国内生产总值的70%。如果没有沙丘和堤坝阻挡,荷兰多半土地将会被海水淹没。

荷兰千百年来一直致力于多管齐下化解水患威胁。目前,荷兰沿海有超过1800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而荷兰整个海岸线总长也仅为1075公里。中世纪以来,荷兰人不停地通过加高加固各种堤防来保证安全。自13世纪起,荷兰人又开始大规模的“与水争地”运动,通过围海造田活动,共围垦出超过7100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荷兰陆地面积的1/5。

荷兰小渔村斯帕肯堡建成一道300多米长、受水动力驱动即可自动升降的防洪堤坝,是全世界最长的自动升降堤坝。堤坝垂直植入地下,当水位升高时,水动力会抬升超轻材料制成的坝体并高出地面,最高可达80厘米。图为人们在观看自动闭合防洪堤,它可随着水位回落,也将自动缩回地下。 新华社发

有了高海坝和岸堤可以防止海水入侵,再加上围海造田通过风车排水解决内涝问题。几个世纪的努力为荷兰带来了引以为傲、并闻名全球的水利工程。比如绵延千里的拦海大坝巍巍壮观、随处可见的大风车排水系统……

荷兰人原本以为通过建筑大坝,处理好来自海洋的“外患”后就可高枕无忧,没想到,在1993年到1995年间接连遭遇的大水灾,使得荷兰境内河水水位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下游的堤防几近溃堤,不得不疏散了25万居民,并造成了将近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这场水灾使得荷兰政府痛定思痛,开始重新审视延续数百年的堤坝高筑传统治水理念。荷兰现有的堤防设计标准已经相当高,足以抵抗千年一遇的大洪水,但是在目前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难以预测的情况下,谁也无法保证千年一遇的洪水不会更频繁地发生。在现实情况下,不断加高堤防已然走进了“死胡同”,为应对未来更加频繁的水患,必须要有新的做法。防洪安全应该从“加高堤防”转向“还地于河”,通过扩展河流空间增强河流的过水能力,同时不会威胁到堤防的安全,由此诞生了“Room for The River”,即“还地于河”项目。2007年,该项目获得荷兰国家政府批复并开始实施。

“还地于河”的“地”是指夏堤与冬堤之间的洪泛平原。将这部分土地回归自然,不仅可以减少地面活动对地层造成的压力,恢复下游地区地下水的挹注,解决地层下陷问题,又可以健全河岸生态体系,增加休闲游憩空间,提升整体环境与空间品质。在对“还地于河”进行空间规划过程中,荷兰政府还通过各种沟通渠道与场合,整合中央政府、地区与地方政府、地方居民、设计单位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让方案得以完成协调,创造自然与农耕、水与人共存的空间成果。这样的系统设计,反应出荷兰政府部门与规划单位的开放态度。借助民众参与,不仅可以增进各方相互信任程度,有助方案的推行,又可以提升设计方案的创新度,凝聚共识,可谓一举多得。

专家认为, 荷兰人提出“还地于河”的理念,给河流多一些空间,将过去因水利工程从河川廊道内夺得的空间还给河流,让河流可以像以往一样自行改道,自然流淌,提高泄洪能力。这一理念的关键是恢复河流的蓄洪及生态功能,河岸、河堤、河床本身除了具备滞洪能力外,还可以增加地下水补注的机会。(徐强)

前沿科技

“Room for The River”

平时深藏不露 灾时挺身而出

自动闭合防洪堤可智能化防洪

在防洪技术方面,荷兰有着十分先进的防洪技术,比如,荷兰研发的自动闭合防洪堤,成功取代了耗时费力的堆沙袋。平时,它藏在地下,当洪水来时,不需要任何人控制,能自动从地下钻出并抵挡洪水。

自动闭合防洪堤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它的下面与河道相通,当洪水进入流域时,由于水浮力的作用,浮墙屏障开始在流域内部漂浮起来。当浮墙到达顶部时,倾斜的支撑块会将墙推到干燥的一侧,并将墙“锁定”在适当的位置,同时,密封圈将在水盆和导轨内部实现100%的水密连接,保证一滴水也过不去。等到洪水退去时,浮墙又会自动跟随水位下降到原来的高度,重新在地下隐藏。因此,它可以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既不会破坏建筑的美观,也不会影响正常交通运行。

目前,自动闭合防洪堤已在荷兰多处进行实际应用。比如,2017年,一道300多米长、受水动力驱动即可自动升降的防洪堤坝近日在荷兰中部一座小渔村测试验收,成为全世界最长的自动闭合堤坝。这项技术还被引入家庭,有些家庭会在自家车库入口处建造一个,以防洪水来袭。有了自动闭合防洪堤,洪水一来,自动升高,保障人们安全;洪水一退,自动下降,又会消失在人们视线中。

荷兰人除了发明使用自动闭合防洪堤外, 还使用拦水浮桥和漂浮房屋等防洪“神器”,都能在防洪抗灾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比如被誉为世界工程奇迹之一的马仕朗防风暴大坝于1997年落成,大坝位于鹿特丹西南的北海入海口,由两个巨大扇形的自动闸门组成。这两个闸门实为浮桥,一旦水位超过警戒高度,浮桥里就会被充满水,增加的重量使得浮桥自动关闭,下沉并贴到河床底部,以此成为屏障阻挡住洪水。水位下降时,浮桥中的水被抽出,浮桥向两边打开,滑向一个带门的干船坞。干船坞的门随后关闭,其中的水被抽去,这样就可以使得闸门保持干燥,防止被腐蚀,而这一切全部是由计算机决策系统所自动控制的。这个设计精妙大胆之极,可谓人类防洪工程的登封造极之作。

荷兰商界和民间也充分发挥想像力,通过创新来防洪治水。在阿姆斯特丹一个社区,就有120栋漂浮房屋,它们建造在中空的混凝土基座上,利用浮力承载重量,房屋用缆绳拉住,固定在岸边或水上,随着水位升降。设计师在谈及设计漂浮房屋的灵感时说,人们必须开始与水如朋友般共存,这也是设计漂浮房屋的初衷。(徐强)

(原标题《荷兰:从“与水争地”到“还地于河”》)

编辑 高原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雪松 郑蔚珩

标签: #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