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七名“大牛”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admin 154 0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8月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广东共有7名“大牛”入选,其中中山大学2人,分别是王雪华和邓少芝;南方科技大学夏克青、华南理工大学马於光、南方医科大学陈武凡,以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何宏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

中山大学2人入选

57岁的王雪华,是数学物理学部的35名初步候选人之一。

王雪华是湖南衡阳人,现任中山大学副校长。他长期从事纳米光子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量子光学的研究,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国家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1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0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人(2016年)。

两年前,教育部发布201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中,中山大学共有2个项目入选,入选项目数量全国高校最多。其中,《关键量子信息器件——“三高”量子纠缠光源研究》的项目负责人便是王雪华。

量子光源是量子信息和量子光电集成芯片不可或缺的量子器件。实现高亮度、高纠缠保真度和高不可区分性的“三高”量子光子源一直是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雪华团队瞄准这一国际前沿重大挑战,基于量子光辐射控制理论,提出一种能克服光子侧向和背向泄漏且能极大地提高光子前向出射的新型微纳“射灯”结构,其单光子理论收集效率在较大的带宽中超过90%、最高可达95%。

2019年4月,王雪华团队率先研制出综合性能俱佳的“三高”量子纠缠光子对源,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杂志。同期评论报道对此项研究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能够按需产生极化纠缠光子对的量子点光源已经实现,这标志着可扩展、可集成量子光子学和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同样57岁的邓少芝是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此次入选信息技术科学部26名初步候选人之一。

该学院官网透露,邓少芝的研究方向为微电子学、光学工程,凝聚态物理研究方向:场致电子发射,平板显示技术、集成电路技术。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第二完成人),在学术刊物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已发表科技论文超过150篇,其中SCI收录超过60篇。

南科大华工南方医各有1人入选

61岁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夏克青是数学物理学部的35名初步候选人之一。

南科大官方网站资料介绍,夏克青教授的研究方向为物理海洋、地球物理流体力学、流体湍流、复杂流体。1987年博士毕业于匹兹堡大学,1989年任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化学系助理研究员,1989—1992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系和化学系博士后。

1992年起,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历任物理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物理研究生院主任、物理系系主任、卓铭物理学教授,2018年8月至今于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任讲席教授。曾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0年被推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57岁马於光是化学部29人名初步候选人之一。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介绍,马於光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特长光电材料物理化学、激发态光谱学和合成化学。1991年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2001年、2008年分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71岁陈武凡是信息技术科学部26名初步候选人之一。

南方医科大学官网介绍,陈武凡198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主持及完成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技论文200多篇,主编教材和专著各2部。

广州深圳研究院各有1人入选

郑海荣是信息技术科学部26名初步候选人之一。他也是今年最年轻的两名初步候选人之一,仅有43岁。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官网介绍,郑海荣是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医工所所长、Paul C. Lauterbur生物医学成像中心主任。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医学成像技术与系统、信息技术与理论方法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他发表论文160余篇,授权专利100余项,一批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何梁何利青年科技创新奖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

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53岁何宏平,是地学部27名初步候选人之一。

何宏平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1年和1999年分别在中科院地球化学所和中科院地质所获矿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2004年在法国国立科技大学(INSA-Lyon)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为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黏土矿物学、环境矿物学、矿物结构与矿物化学、矿物表面物理化学、矿物材料。已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8件,SCI他引6000多次(HI=44),相关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原标题《广东七名“大牛”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标签: #增选 #广东 #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