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没有空调,人们是怎么过夏天的?

admin 249 0

大家好,我是来自赣南小山村的老杨,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在七八十年代没有空调,甚至没有电风扇,老百姓是怎么过夏天的?

其实,如果我和您说,我们村现在也没有一户人安装空调,夏天,村民最多吹一下电风扇,也许长期居住城市的您,肯定会不相信,但事实上确实如此。

我现在就生活在农村,这几天的白天气温,大概在35度上下,最热的夏天,也能到38度左右。在这种气温下,白天在地里干农活,热日炎炎,说实话还是很热的。

物别是夏天割水稻的时候,天热活多,人很容易疲劳,再加上热日炎炎,那真是挥汗如土,全身湿透那是经常的事情!

但只要一回到家中,炎热的状况,就能及时得到缓解,最多开一下电风扇,吹一会儿就可以了。对于我们这的村民来说,开空调那是不可能的,一是没钱安装,二是交不起电费,三是真的没必要。

特别是像我们这种海拔400多米的小山村,即使是在最炎热的天气里,哪怕白天达到38度以上,但只要太阳一下山,室外气温就会很快降下来,山风吹来,坐在院子里还能有一丝凉意。

我们村的老人,夏天的晚上,就从来不开电风扇。而年轻人晚上还是会开一段时间的电风扇,但只要打开房门和窗户,最多也只吹到晚上的12点左右,到了下半夜,我们就会把电风扇关了。特别是到了天亮那会儿,我一般还要盖上薄被子,否则,山风从窗户中吹进来,很凉,这种山风和城里的风是有很大的不同。


我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表达,我们生活在山村的村民,即使没有空调,夏天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几十年来并没有感受到有多少变化。

夏天,生活在小山村之所以感到凉快,我认为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海拔高,气温低。

据科学家研究,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会下降0.6度左右。那么像我们这种400米左右的小山村,肯定会比城市里低那么二三度。

2、树木多,高楼大厦和水泥地面少,白天晚上温差大。

其实,我们小山村的白天还是很热的,在地里干农活,一般人真的受不了,晒两天脸和手都是乌漆嘛黑的。

但山里的树木多、河流多、水田多、山泉水多,高楼大厦少、水泥地面少,太阳一天到晚晒的地方少,所以荫凉的地方多,湿气也会比较大,白天晚上温差比较大,自然的山风吹来,十分的舒服。


3、农村人干农活,运动量比较大,习惯了。

记得在八九十年代,那时候我们村的梯田特别多,基本上每一块山都藏着梯田,一弯弯、一层层,从山顶延伸到山脚,十分漂亮。

梯田多,农活也就多。特别是到了夏天的双抢季节,正是我放暑假的时候,得在地里忙差不多一个月,体会过的农村人都知道,说干这种农活不辛苦、不累、不热,那肯定是假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在那个年代,从小孩到老人,只要生活在农村的人,谁都逃不了,都得从早忙到晚。但为什么我们也这样过来了呢?

其实这就和生活习惯和身体素质有关!

如果你经常运动,身体素质一般都比较好,再加上天天下地干活,早已养成了习惯,适应了这种炎热的天气。

现在很多农村人在城里打工生活,由于长时间没有在地里干活,即使现在回农村去,也是很难适应这种环境的,不信的话可以过一两个月回家试一试,这就是习惯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城市比农村热呢?是心理作用吗?

其实不是的,大城市真的比郊区热,就更不用和农村比了,这主要是跟“城市热岛效应”有关,城市越大,这种效应越明显。

由于城市的建筑群比较密集,高楼大厦特别多,而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更是覆盖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些东西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让城市升温更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热量,造成了同一时间里,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而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要感受“城市热岛效应”,其实很简单。在晴朗夏天的中午,你只要从城市的水泥地面步入到旁边的草坪地面,气温感受就非常明显,一边是热浪滚滚,一边是凉意袭人。

城市的水泥地面,延伸到了每一个角落,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让城市更加美观和整洁,但同时,也让城市变为了一个“热浪滚滚的孤岛”。

城市热岛的中心,气温一般要比城郊高1℃左右,最高的可达到6℃以上,比如上海。大城市散发的热量可以达到所接收太阳能的2/5,再加上人多,空调、汽车排放产生的热量,从而使城市的温度上升地非常快。

据(IPCC)报告,在20世纪的100年中,全球地面空气温度平均上升了0.4℃~0.8℃,根据不同的气候情景模拟估计未来100年中,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1.4℃~5.8℃。

因此,虽然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因素存在,但这种影响还是比较少的,城里热主要还是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七八十年代没有空调,老百姓是怎么过夏天的?

看完了前面的内容,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在几十年前,人们没有空调和电风扇,也一样能渡过炎热的夏天了!

那时候,别说农村,就是城里的高楼大厦也很少,硬化的地面也很有限,而树木、小河、土坯房比较多。因此,那时候的夏天虽然也热,但老百姓习惯了这种环境,再加上有地方躲,晚上和现在的农村一样,降温会比较快,一年当中,真正受不了的热的天数还是比较少的。

那时候,农村人的夏天,很多人还是穿的长袖,晚上干完农活回来,冲一个凉后,喜欢端一把竹椅、拿一把蒲扇,坐在院子里乘凉,9点钟前就匆匆上床睡觉去了,没有觉得怎么难熬。

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白天可以坐在树荫下休息,太热的晚上,有时也会聚在马路或公园中,摆好凉席,在外面露天睡上一晚,这也是在那个年代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总之,现在的夏天,生活在城市里,确实是非常严热难熬的,觉得一天离开了空调都会受不了,连中午外出吃饭都要下很大的决心,对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人们怎么过夏天产生好奇也很正常。随着我们年龄增长,身体素质和抵抗力的下降,再加上生活习惯和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我们会觉得现在的夏天,一年比一年更热,这是心理、身体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你们说呢?

标签: #十年代 #空调 #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