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最大的蛇有多大?

admin 1896 0

前些年,关于秦岭发掘出大蛇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

大体内容是这样的“在秦岭隧道施工期间,有一天发掘机就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反正是动弹不了,后来施工队请来了当地村民烧了一张黄纸,才动了工。动工不久,工人们就挖出一窝巨蛇,相传巨蛇条条都有成人胳膊粗。工人们被眼前的景象,吓得不敢动工了。最后,当地村民们想了办法,用蛇害怕的雄黄粉,铺满周围,只留有一个行向远方的“道路”...据说之后挖隧道前前后后都摔死了好几个工人,都是那些本来不会出错,也没问题的人无故的死了,之后又请来了高僧,这才镇压下去。

由于秦岭以北就是十三朝古都—“西安”。我们都知道关中地带地下尽是王侯将相的墓葬,以至于挖地铁考古队对比施工队还要忙。

有人就说了,秦岭挖出的白蛇是守护秦岭里埋葬的帝王的守护神。

都21世纪了,居然还有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整个故事情节可谓跌宕起伏,充满了迷信色彩,更有白蛇作乱、法海收妖的感觉。


更有人配了一张卡车拉大蛇的照片,简直不要太假。

那么,秦岭真的有传说中的巨蛇吗?最大的蛇有多大?

秦岭—淮河,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秦岭位于北纬32°—34°,介于关中平原和南面的汉江谷地之间,南北温度、气候、地形差异都很大。


主要是因为,秦岭海拔过于突兀,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米,位于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均海拔只有500米。


秦岭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东西绵延400—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隔绝了阻碍了南北气流的过境。冬季,秦岭山阻挡了南下的寒潮,减轻南下寒潮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夏季,它又阻挡了北上的暖湿气流。


客观来讲,在一定程度上是秦岭造成了陕西地区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局面。

因为秦岭过于庞大,严重影响到了秦岭南北两侧的文化交流。穿越秦岭在交通欠发达的古代,通行可不是容易事。这点儿,诗人李白可深有感悟,所以才有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直至1999年秦岭才有了第一天铁路隧道,2007年公路隧道才正是竣工,2017年西成高铁才正式通车。原本10多小时的路程,直接压缩到了3个多小时。


也是因为秦岭的高大、道路险阻,秦岭深处很少有人能够进入,是一片净土。秦岭也是野生动物天然宝库,里面有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等珍贵野生动物生存。


当然,蛇类也是有分布的。不过由于地理地理因素影响,秦岭的蛇类种类相较于南方地区少很多,体型也相对较小且多数无毒。

秦岭主要只有两种科属蛇分布,即游蛇科和蝰蛇科。具体有:条纹鼠蛇、双斑锦蛇、赤峰锦蛇、红点锦蛇、乌梢蛇、赤链蛇(后尖牙蛇类)、虎斑颈槽蛇(后尖牙蛇类)以及短尾蝮等。

在秦岭,最大的蛇类要属乌梢蛇。

乌梢蛇,又名一溜黑、乌蛇,属游蛇科。其体型较大,体长可达2.5米以上,无毒。

蛇类的体型和生存地的气候、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大蛇或者巨蟒生存。

蛇类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因为它们本身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来产生和维持恒定的体温。蛇类活动的最适温度是20~30℃,在这适宜范围内蛇的生长速度也随气温上升而直线上升。因为适宜的体温,才有助于身体的代谢,才能促进蛇类的身体发育。

纵观世界,体型最大的蛇类网纹蟒和亚马逊森蚺都生活在靠近赤道的热带地区。其中网纹蟒分布在东南亚,亚马逊森蚺存在于亚马逊热带雨林。此外,体型可达9.7米的非洲岩蟒分布在非洲南部的撒哈拉地区;体长同样可达9.75米的缅甸蟒分布在东南亚热带雨林。


因为这些地方一年温度恒定且较高,食物充足,能满足这些大型蛇类的生存。导致它们的体长能接近10米。

维度越高,蛇类的体型越小,在两极地区直接没有蛇类分布。主要原因还是,整体气温低,蛇类的代谢缓慢,不满足大型蛇类生存的条件。不仅如此,即便是北方地区的小型蛇类,为了适应环境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它们就要找地方冬眠。乌梢蛇冬眠温度就是15℃。

因为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蛇的体温也下降,机体的功能也减退。蛇进入冬眠状态,以这种方式来适应低温环境。

又加上冬天的食物减少,这期间蛇不吃不动,仅依靠消耗体内积蓄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最低需要,以防冻伤或饿死。

而秦岭作为我国南北分界线,介于暖温带和亚热带之间。由于海拔较高,冬季山里温度极低,有记载的最低温度为零下21.6℃。


这样的环境,大型蛇类压根无法生存。存在的本土蛇类也不能长成巨蛇!就像哈巴狗不可能长成狼狗一样。

更不可能存在比卡车还要大的巨蟒。5000万年前的泰坦巨蟒平均体长13米,重量超过1吨,为地球有史以来存在过的蛇类之最。


即便如此,泰坦巨蟒与卡车相比,它也不值一提!

注:为了不影响读者朋友的阅读体验、遵守头条规则,本文并未配蛇类图片,敬请谅解

标签: #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