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好多都是独生子女,今后父母老了病了怎么去照料?

admin 283 0

您好!

这是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而且至少在未来十年内,越来越现实。

为什么单提“独生子女”?因为新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已经开始面临养老问题;抛开孝敬不一的情况,相比多子女家庭,照顾父母的人少了;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正值壮年,事务繁杂,况且很可能还有四个“父母”需要照顾,况且自己的孩子还很有可能没有自立……

若干原因,造成独生子女为父母养老,确实面临不少问题。

我相信绝大多数子女对父母都孝顺有加。在这里,抛开那些不尊老、不孝顺的情况,也抛开父母身体健康、完全自理的情况,从个人的角度来聊聊:独生子女,如何为父母养老?

父母养老过程中,子女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如题主所讲,万一父母长期卧床,生病,进入不能完全自理状态,子女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概括起来,最重要的是三个角色:

1.身边“护工”

老人,终会面临身边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

“养儿防老”这句话特别能体现中国老人的传统思维——晚年靠孩子。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老人来讲,在需要身边人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孩子。这恐怕是独生子女区别于多子女家庭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不像多子女家庭还能轮班,好几个老人需要照顾,自己却又分身乏术。

2.心理“护工”

孩子,是老人最大的心理依靠。

从本人接触的诸多老年人来看,岁数越大越想人,而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孩子。有时候并非是想着孩子过来伺候自己,而是老人在晚年阶段心理上的寄托。

3.监护人。

这个角色对于老人来讲最重要,尤其是在老人不能自理阶段(而且必将会经历这个阶段)。

子女是父母的法定监护人——在老人不能自主做出决策的时候,需要子女通过监护人这个合法的身份来代替老人做出。例如老人要做手术,大家应该都有这个常识:需要家属签字。多数情况下,签字的都是子女——这就是监护人的合法权利。

如何为老人养老?

我们先简单从“替代性”的角度,对上述三个角色捋一捋:

  • 身边护工。这个角色具有可替代性。
  • 心理护工。这个角色,不可替代。
  • 监护人。这个角色,不可替代。除非老人通过“意定监护”的方式,指定了其他监护人。但是对于孝顺子女来讲,老人做出这种安排的可能性极低。

围绕着这三类角色,给出一些建议:

1.要正确认识“社会养老”。

这种做法,解决的是子女时间问题

  • 题主提到了“不愿意送养老院”的问题。养老机构会越来越成熟,不要因一些养老机构的负面新闻全盘否定。看看近两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养老方面的政策就可以了解,社会养老才是未来真正解决养老问题的最重要手段。其实能够选择一家合适的养老机构,包括雇佣照护人员,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 关于老人“固执”的问题。有些家庭,老人确实比较固执,非要子女时刻过来伺候。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要当成一种负担甚至与父母起冲突。解决办法,就是要扮演好“心理护工”这个角色。

2.做好“心理护工”,常回家看看。

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谁绝对“不讲理”。尽可能抽时间回去看看父母,哪怕一个礼拜回去一两趟给老人捎几块钱的菜、陪老人说几分钟的话;哪怕不在一个城市,每天聊几分钟的电话,都能让老人心里头特别舒服。这种成本多低?效果却非常巨大。

理解不都是相互的么?理解不都是靠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起来的信任么?心理,就是让老人知道:孩子心里头有他们,惦记着他们

有这一点就够了。

一定要正确看待:时间,不是老人有事的时候才必须有。老人没事时候的那几分钟,比有事时几天、十天半个月甚至按年头计算,有价值的多得多。

3.必须孩子出面的时候,不躲不让。

子女们在真到需要自己“监护”的时候,坚决履行义务。

这种情况,不会频繁发生,相信应该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切决定,以对老人有利为原则。

多说两句

不可能用一种方式、几个建议就涵盖了所有家庭的养老。但是,在父母晚年生活中,不要去抱怨、不要去逃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人身边照顾是直接需求,但是是可以借助外力来解决的。而对于老人心理需求上的满足,才是子女们应该坚持的、长期坚持的,而且成本极低。老人其实有时候很容易“哄”。把老人“哄”好了,您就会发现:其实时间没那么紧张,给爹妈养老没那么难。


99%以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继承问题!请关注“一纸家书”头条号,持续为您讲述身边的遗嘱、继承故事,为您系统讲解遗嘱、继承专业知识。

标签: #如今 #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