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和传统保险各有哪些优劣势,互联网保险会替代传统保险吗?

admin 130 0

很负责任地告诉你,网上买保险是靠谱的。



公子曾遇到过一位线下保险业务员,在给我推销自己产品的同时,还不忘踩互联网保险一脚:

“你说互联网上的那些保险,它能赔嘛?”

“就像我去年在X多多上买了苹果,结果买回来,全是烂的。要我说,互联网上,就算卖保险,你敢买吗?”

“线上买保险,保全靠谁?理赔靠谁?有我们线下产品靠谱吗?”

“在我这买,需要理赔的时候,随时找我。”

……

保险行业竞争很激烈,竞争对手之间,很喜欢用一些奇怪的比方,把水搅浑。

但说的动别人可说不动我。公子遇到这种情况,往往都是与其相视一笑,点头不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很多人觉得网上买保险不靠谱。

事实上,不管是线上线下,我们买的保险,本质是和保险公司签订的一份合同,

关于保障内容、理赔约定,从签订的那一刻起,就以法律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了。

互联网只是保险的一个销售渠道之一,也是要签合同的,

而不管是什么渠道,都是受保监会监管的。

在监管体系的监管下,保险赔不赔主要还是看合同,符合条款,保险公司不敢不赔。

而且现在互联网保险理赔比线下更方便快捷,

很多小额件上午申请,下午就能到账。

这么看来,网上买保险在某些方面上甚至比一些代理人渠道更靠谱。



那么同为销售渠道的互联网保险,与一般线下代理人渠道有什么区别呢?与其相比有哪些优势的地方?





1、代理人渠道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代理人渠道:

在众多保险购买渠道里,保险代理人绝对是我们最熟悉最“亲切”的一群人,他们也是传统印象里的保险业务员。



他们被保险公司雇佣,负责销售保险,并获得佣金。



我们身边多多少少,都有过这样的一群人:

那些躲也躲不掉的卖保险的远房亲戚、天天嚷着这份保险多好多好的邻居、旁敲侧击叫你买份保险的朋友等等。



不用多说,这些人几乎都是某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



很多人更愿意选择代理人推销的产品,原因也很简单,我和你都是熟人,又是知名大公司产品,买着心里更放心。



中国绝大多数保险就是这群人卖出去的,

但由于这些人水平参差不齐,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保险口碑不好的来源。



再说说代理人渠道最大的问题:销售产品单一

首先,他们只能销售一家公司的产品,产品的选择十分受限,保险公司推什么,他们卖什么。

其次,你去线下几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看看,墙上威风凛凛的销售榜单,业绩大于一切。

在这种销售导向的环境下,很多代理人,只会变着法给你做高保费,即便有性价比高的产品,估计也不会推荐。

代理人的客户资源非常有限,就指着亲戚朋友买保险呢,好不容易逮着块肥肉,会给你推荐赚不了几个钱的保险?

毕竟代理人也是要生活的。



最后是服务问题。

因为代理人通常都是熟人,心里肯定会更踏实些,投保前遇到问题,一般也都能给你解决。

但如果遇到不怎么靠谱的熟人,专业不过关、销售误导,直接会给后边理赔埋下巨坑,那这样的服务就不怎么样了。



前面这说的是售前服务,售后服务那主要就是理赔了。

但理赔是保险公司的事,和代理人三杆子打不着,顶多就是帮忙送个资料。

而且真到理赔那会,熟人也可能早已经辞职不干了,毕竟代理人这个职业的流动性极高。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保证代理人有足够的专业水平。

但目前线下代理人的整体专业性不容乐观,名声也越来越在走下坡路。



2、互联网渠道

而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生渠道,近几年有发展成一种新潮流的趋势。

在信息化透明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互联网上的保险,比如在微信、京东、支付宝、自媒体等等渠道……

一般是以公司的名义和各个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再从中抽取一部分佣金的销售模式。



相较于线下代理人渠道,互联网渠道销售的保险,以消费型产品居多。

由于线下渠道消费型险利润过低,很难支撑线下营销团队高额成本,

所以大多集中在互联网保险渠道。

而且,相对来说,互联网产品也要更便宜很多。



但是,互联网渠道也有一些风险。

核保相对要更严格,如果健康异常,但智能核保没有类似选项,就只能寻求邮件人工核保,或转投线下的产品了。



另外我们在网上买保险,最担心的无非是没有专业人士进行专业指导。

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靠谱的自媒体大V或机构,遇到问题了就和专业的人聊一聊。

真心的,没有暗示自己的意思。(狗头保命)

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好坏完全靠自己挑,会存在买到不合适产品几率。



以上两个渠道的区别,可用一张表来总结:





两者各有优劣,但单论产品,互联网保险的产品似乎看上去要比代理人渠道优秀得多,为什么还那么便宜呢?

便宜会不会没好货?这也是许多老百姓普遍认为网上买保险不靠谱的原因之一。

下面,公子就来解释解释网上的保险为什么便宜。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清楚一份保费的构成,





一份保费,可以拆解为两部分:纯保费和附加保费。



对于纯保费,保险公司玩不出什么花头。价格差异的关键,主要落在了附加保费的一边。

我们从线下代理人渠道的角度出发:



1、渠道费用

对于线下销售来说,主要依靠的是人。这两年,保险代理人规模不断不断扩大,2017年,保险代理人的数目已经达到800万。

而养活这么多人,核心靠的是佣金。





相矛盾的一点是,用人找人的方式去销售保险,销售难度又极高。

每个人能够接触的人又有限,

常常是费劲口舌,软磨硬泡好几天,好不容易做成一单,效率极低。



买得如此之费力,线下代理人还赚不到钱。

销售难度决定了佣金的高度。

想让这群代理人维持起码的生计,就要一笔可观的佣金。



在行业里,给代理人的首年佣金+各种奖励的平均成本支出超过首期保费的50%,也就是说,线下买的保险产品,第一年保费的一半钱,都被代理人薅走了。



2、运营费用

对于经营一家险企来说,无论是营业场所的房租、内勤人员的工资,还是广告费、推广费,这都是要有成本的。

我们还是以X华保险为例,包含运营费用是13%。

于此相对照的,是只在线上渠道销售的X康人寿,它的这个数字是0.6%



然后是运营成本里的广告费用





看看2017年四大上市险企的广告费用,广告费都快赶上赔付金额了,

线下保险产品这么贵不是没有理由的。



3、积重难返的历史,成为某些保险公司的负担

保险公司在定价时,通常会根据当时的投资坏境为保单假设每年的收益率,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我们作为用户的回报率,这被称为预定利率。

现在的保险的预定利率,通常在4%以下,

可是,你要知道,在1999年之前,那时候保险预定利率在8%甚至更高。

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些存量保单,保险公司每年要能赚到8%以上的收益,才能不亏钱。

可是随着利率下行,这些保单逐渐成为保险公司的沉重负担。



那保险公司该怎么办?

只能拆新墙补旧墙,用新近保单填补曾经犯下的错。在新保单上多赚点钱弥补旧的亏空。

所以,现在购买保险的消费者,某种程度上也在为某些保险公司曾经的错买单!



综合上面几点我们可以看到,线下保险卖得太贵,最主要是渠道、运营、历史三方面造成的,

你花钱买保险,很可能买到的不是货真价实的保障。

而互联网上相对是小规模的保险公司,需要冲规模,更意愿在价格上让利给消费者,

所以由于附加保费上的优势,网上买保险要相比线下买便宜得多。



相信大家此时对于互联网保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至于如何看待这个差异,这里还有一点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每年保险公司都会开发很多保险产品,去针对不同销售渠道的需求。

你要说这些产品的差异有多大吗?只不过是你比我核保宽松了一条,我比你在某个疾病的理赔门槛低一点点,只在细枝末节上有差别,但是价格却能差出几倍。

说到底,保险公司赚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钱。



咱们老百姓,可能清楚大米多少钱一斤,馒头多少钱一个。

但让你说严重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值多少保费?埃博拉病毒值多少保费?

咱去哪里知道?



之前信息闭塞,保险代理人咣咣咣敲门,岂不是任他说啥是啥。

自己被坑了,买贵了,到最后还得感谢人家。



现在线上渠道的保险,便宜不说,更重要的是公开透明。

价格透明,责任透明,条款透明,任你比较。

好产品,就是市场公认的,谁要是信口胡说,分分钟就会被打脸。



所以,觉得买保险一定要买贵的,便宜没好货,这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是被无良的保险代理人坑了太久,被迫适应了过高的价格和恶劣的保险生态,反而忘记了

保险,原来也可以很便宜。

最后,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简单做个梳理

网上买保险是靠谱的,

互联网保险卖得便宜,并不是因为保障差。

反而保险卖得贵是有问题的,本质是由于它们的附加保费太高,具体来说来自于渠道、运营、历史三方面。

而保险贵的钱,对我们老百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咱们买的是保险,又不是这些七七八八的零碎,别让信息不对称坑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