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为何死者身上有糖 揭秘什么是曼哈顿计量法

admin 476 0

  《唐人街探案2》已经在国内正式上映了,该片中也是出现了多个疑点让观众们不太理解,其中在前三起案件中,警方也是通过研究推断出三位死者身上都有着糖分,所以推测凶手下一起案件很有可能会在糖厂出现,那么唐人街探案2为何死者身上有糖?

  

  唐人街探案2为何死者身上有糖?

  

  洛克尔物质交换定律是指只要凶手去过犯罪现场,就一定会和现场发生物质交换。(白夜追凶里关宏峰在车震杀手那个案子说过这个定律,大体是这个意思。) 纽约警方是运用这一定律,把前三次犯罪现场提取的泥土、衣物纤维等物质进行化验,从中分析提炼出三个犯罪地都有但不应该有的物质:糖。

  

  因为三个犯罪地分别是:寺庙、码头、公园,这三个地方都不应该出现糖分,但巧的是三个地方居然都提炼出了糖,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凶手身上有糖,他在三个地点作案时,身上的糖分和犯罪现场发生了物质交换,把糖留了下来。

  

  不过呢,纽约警方为什么仅凭凶手身上有糖这一点就把位置定位在糖厂我也是比较疑惑的,另外,凶手杀前三人时逻辑上还没去过第四个案发地糖厂,身上怎么会沾有糖分呢?这两点我也比较疑惑,但纽约警方的思路应该是没问题的。

  

  第一起案件中秦风用到了曼哈顿计量法,其实是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用曼哈顿距离【具体百科,如果能看懂就看,看不懂就当是多了点谈资好了,毕竟我也研究了很久也就是似懂非懂的】来对整个ny建模,形成了一个超凸度量空间【这个词也是百度出来的】,也就是电影里的那个像地球仪一样围绕着秦风的地图,而在这样的建模里方形区域会转成圆形区域,之后根据宋义出现在各个地点的频率构建不同半径的圆。

  【这就是秦风拿着粉笔在地上算的概率问题】每个圆包含的区域等同于圆心点概率,最后把每个概率圆【我自己起的名字】重叠之后对概率做累加,找见概率最高的地点就是宋义的住址。

  

  洛卡德交换原理就不多说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类似于大数据的处理,电影里也说了,对现场的所有成分进行元素分析,连环杀人凶手出现在不同的现场,几个现场就一定会留有凶手留下的相同元素,这个是再小心的罪犯也无法避免的所以这个方法对探案来说是一定有用的,只不过需要考虑这个发现到底对案情帮助有多大了。

  

  从类型角度,《唐人街探案2》已经发生了变化,从第一部推理主打,变成第二部推理只是个悬念的外衣,是推进剧情的动力。

  

  但是,影片在风格上,已经完全把重心放置于兄弟喜剧与冒险部分。也因为此,影片在推理部分有明显的变化,更多精力集中在喜剧部分。当然,这也不是坏事,作为春节档的贺岁片。强化了喜剧,也使得影片更具大众观众缘。

  

  秦风一直挂在嘴边想要致敬的是本格推理大师奎因,而《唐探》的两部也一脉相承,都有一个核心的、还比较深刻的主旨,那就是侦探之恶。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虽然很多人都提及第一部和《白夜行》的联系,但我认为这个反转、小女该作为最终的凶手,也是在向《Y的悲剧》致敬。两者探讨的同样是纯粹的、无因的恶,以及实际上根本无法解释的动机。

  

  人们寻找动机,是为了找出背后的规则。有了规则,罪恶就不再未知,我们就知道如何规避、如何保护自己。

  

  但在《唐人街探案》中,小女孩为什么要陷害两位成年人,以及那个失踪的男孩到底去向何处,最终还是未知的。同样,年纪轻轻的她为什么会那么聪明,可以策划这样一场完美的犯罪,同样也是未知的。

  

  这个结局因此才会让人细思极恐。第二部的谜底,从结构上其实和第一部一模一样:真凶的指向,他们真正的原因……

  

  包括最后两人拷问秦风,也用了同样的打破第四堵墙的方式。反转也都达到了,这一点也暗合了悲剧系列的另一部作品,《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从第一部诸多国产喜剧演员,到第二部明显国际化的班底。

  

  从脏乱差的曼谷,到钢筋水泥的纽约,再到第三部计划前往的未来之都东京。从反转刁钻、甚至有些暗黑的谜底,再到这一部插科打诨为主线、渐趋歌舞升平的合家欢风格。陈思诚说自己要做《唐探》宇宙,这个系列大片,确实是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大众,越来越娱乐化了。毕竟,这种风格还是更好卖些。

标签: #唐人街探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