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是真实故事改编的吗 故事缘起竟来自一个笑话

admin 172 0

  电影《驴得水》正在热映中,该片自上映之后口碑爆棚,吸引了很多的自来水观众贡献票房。观影之后,很多网友也很好奇电影《驴得水》是根据什么改编的?驴得水是真实故事改编的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看看电影《驴得水》的缘起。

  "给你讲个笑话,但你别哭。"这样一句颇为讽刺的话语,是电影《驴得水》的宣传标语。该片从导演到编剧再到演员都沿用话剧原班人马,讲述了一个以戏谑的喜剧外壳包装了一个悲伤、尖锐的故事。

  一只专职挑水的驴被谎报成了一个老师以领薪水,并被取名"驴得水"。在该事件被调查前夕,一个铜匠被迫假扮"驴得水"老师。各方为了自身利益矛盾四起,引发一系列爆笑故事。

  《驴得水》故事缘起 竟来自一个笑话

  导演的话:为了美好的目的去做错误的事,终将走上歧途。

  一、缘起

  2009年初,我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出一个故事:一个缺水的地方,有个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可谁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

  当上级领导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饭局上众人只是随性一聊,并没有当回事儿,但之后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题材。

  于是当天我便与我的创作伙伴刘露一起讨论了这个题材,并决定以此事件为开头,将其拓展成了一个电影大纲的规模。那时我们都认为"驴得水"是一个更适合电影的故事。

  因为当时的故事里会出现很多孩子和一头驴,这在话剧舞台上是很难以写实风格表现的。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先去真正缺水的地方体验生活,再投入进一步的创作。由于一直没有能抽空去,此事便一直搁置。

  《驴得水》导演周申和刘露透露,2010年他们写出了《驴得水》的电影大纲,申请了著作权后一直"高枕无忧",没想到第二年却发现网上已经有人抢先拍了短片。

  周申说:"我们一看,对方确实是侵权了,那肯定要告他。但是单拿着文字著作版权去告人家好像没有什么力度,我就想先把自己的作品立起来,但要拍电影周期很长,所以就先做成话剧。那段时间至乐汇正好一直在找我排戏,然后我们签了合同,2012年开始排演话剧《驴得水》。"

  2012年话剧《驴得水》火了,周申和刘露从2013年又开始筹备电影版。周申说:"我们修改了过半情节,电影以真实和生活化为主,舞台感强的段落都删了,增加了刻画人物内心的段落。"

  在他看来,戏剧改电影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主要在故事,你不用去想故事成立不成立,一定是已经立起来了。劣势可能是舞台和银幕的假定性不一样,分寸有可能把握不好。"

  "很多人会觉得,电影的主要受众是原来的话剧受众,但是我很担心,因为话剧里夸张的东西都没有了。《驴得水》的路演也证明了,很多之前没看过话剧的观众觉得很精彩,而看过话剧的人却觉得有点失落:为什么话剧里那些包袱都没有了?"

  自2012年《驴得水》话剧首演后,就已经通过口口相传,被冠以"口碑神剧"的称号,以后这部话剧每每上演都是一票难求。对于受众相对较小的话剧艺术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漂亮。那么电影表现如何呢?

  尽管口碑很爆裂,却依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人说:《驴得水》的剧本工整弥补了国产片连个故事都讲不好的缺憾,但因话剧导演不懂"电影技巧"的致命硬伤,让此片只能停留在"好片"的阶段,而非是部"佳片"。

  有人说:《驴得水》除了不像电影,其他都很好。

  这时,很多人会产生疑问,话剧真的适合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吗?

  戏剧改编成电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1937年上映的《夜半歌声》,就是音乐剧《歌剧魅影》的改编之作,被誉为中国恐怖片的开山鼻祖。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也曾被搬上大荧幕,受到了观众的青睐。

  近几年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戏剧改编电影,由话剧改编的作品尤其受到关注。2014年上映的《分手大师》,去年上映的《夏洛特烦恼》、《华丽上班族》、《十二公民》、《恶棍天使》《恋爱排班表》等电影都是话剧改编之作。

  然而,不是每个热门话剧的改编之作都会成为"票房收割机"。《十二公民》票房刚过千万,《华丽上班族》票房尚不足5000万。

  要知道,《华丽上班族》的主演可都是"大咖",周润发、张艾嘉、陈奕迅、汤唯……这样的主演阵容配上这样的票房,着实让人尴尬。

  更让人尴尬的则是许晴、华少主演的《恋爱排班表》,这部电影改编自赖声川的经典话剧《他和他的两个老婆》,上映后票房仅为83万,惨淡得让人"不忍直视"。

  从口碑来看,只有《十二公民》和《夏洛特烦恼》可以称得上口碑之作。在豆瓣上,这两部电影都获得了7分以上的评分。《华丽的上班族》则被认为是一部平庸之作,评分刚过及格线。

  至于《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相信对于这两部电影的吐槽大家都听过不少。如果非要给出一个总结,那就是——口碑稀烂。

  同样是话剧改编的电影,只有《夏洛特烦恼》取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绩,去年一同上映的"小伙伴"却分别遭遇了口碑或票房扑街的命运,这是为什么呢?

  话剧改编电影为何频遭质疑?

  近些年话剧改编电影的火热,也是中国影视圈IP热潮的一个缩影。当网络小说、经典影视剧的版权被抢购一空,话剧便成为了国内影视公司的下一个"瞄准对象"。常演不衰的话剧作品,随即成为了大银幕上的新生力量。

  当然,一些热门话剧的确属于好IP,《夏洛特烦恼》就是一个经典案例。这个话剧立意虽然有些俗套,但整体是一个好故事,人物形象鲜明,笑点也很密集。

  在电影上映前,话剧版已在全国四十多个城市巡演超过500场。最终电影呈现出的"笑果",还要归功于开心麻花在巡演过程中的无数次打磨和修改。

  反观《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同样改编自白眉工作室的"爆款"话剧。但这两部电影的原版话剧本身就颇具争议。有的观众赞其搞笑,有的观众则批其为"闹剧",认为剧情很烂。这样的话剧搬到大银幕上,再加上演员过于夸张的演绎,口碑扑街也就并不让人意外了。

  《驴得水》话剧改编电影遭质疑

  另一方面,电影和话剧原本就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话剧追求戏剧化,演员表演相对夸张,而电影讲究生活化,演员表演还需"接地气"。

  纵使抢到了一个优质的话剧IP,如果把话剧的那一套照搬到大银幕上,呈现的效果只能让观众倍感尴尬。这也是《恶棍天使》口碑扑街,《驴得水》受到质疑的重要原因。

  话剧改编电影的优势,在于有一个现成的故事,也有着一定的粉丝基础。然而,如果以为拥有这个IP就可以"坐享其成",那难免也太天真了。再好的故事,也需要通过适合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或许这是开心麻花筹备下一部电影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标签: #驴得水 #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