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粤东首个城市“地下长龙”到底长啥样?

admin 105 0

由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组织建设,中交一航局承建的汕头东海岸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粤东地区首个、也是全国首例在填海造陆区建设的大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这条隐藏在城市地下的大通道,囊括了电力、燃气、通讯、给水等基础设施,构筑了一条四通八达的城市“生命线”。与此同时,该项目的建成运营能够有效解决空中“蜘蛛网”及路面“马路拉链”等城市管理难题,而其运维管控一体化的平台更是体现了当代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的新理念。在该管廊经过一个月的试营运后,记者近日实地探访,见识了这条“地下长龙”的真容。

构筑四通八达的城市“生命线”

汕头东海岸新城地下综合管廊位于该新城的新溪片区,是省、市重点项目。隐藏于地下的管廊全长约14.54公里,分为三纵三横6条管廊,设置于中央绿化带和人行道下方,采用三舱设计,其中电力、燃气管道分别为独立舱,通讯、给水管线为综合舱,并设有监控中心一座。该项目于2019年开工建设,至2021年7月竣工验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管廊主体(含主体、逃生口和区段出入口、通风口等)以及附属设施(含消防设施、排水系统、人行和检修通道、监控中心等)。

汕头华侨试验区是经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创新发展平台,在这样一座正在崛起现代化的新城建设中,新溪片区没有采用传统的市政管线铺设方法,而是选择了更具创新意义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方式。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建设开发管理中心主任陈大标对其中的优点向记者一一道来,他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非常符合东海岸新城低碳性、生态性、可持续性的规划发展理念,有利于推进东海岸新城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市政综合管廊作为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降低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由于管线布置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城市土地资源。此外,由于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优美了城市的景观。”

的确,记者当天来到项目所在地走访时,由于各种管线全部通过地下管廊铺设,该片区无论是车道还是人行道没有了各种电缆线和窨井盖,行走其间道路舒坦景色美观。

智能化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采访期间,记者既深入地下实地探访了管廊的的设施情况,还通过综合管廊的“指挥中心”了解到其运维管控一体化平台的高智能化水平。

走进地下管廊,便置身于一条长长的隧道,各个功能舱的内部空间都比较宽敞,其中尤以通讯、给水综合舱最为宽敞。这些功能舱除了有可供管线入驻的支架和水泥墩外,闭路监控、通讯设备、照明、通风排气、防火、排水等设施也一应俱全,成年人可在其中行走和运输小型物料,方便有需要时人工在管廊内巡检或作业。

为了管理这些隐藏在地下的管廊,地面上则专门建起了一座4层楼的现代化监控中心,根据管廊项目运维思路,这里利用GIS+BIM技术搭建了首个具有中国交建特色综合管廊运维管控一体化智慧平台。该平台内设预警与报警、安防、通信、环境与设备监控、通风、排水、照明、供电8大系统,11个子系统,利用700多个摄像头、火灾探测器、气体检测仪等设备进行监控、监测,通过智慧平台实时传送精准数据,实现对全天候、无死角智能管控。

“地下综合管廊体现了东海岸新城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理念。”陈大标介绍说,这种24小时实时监测的自动化系统能够最快、最便捷地了解地下管廊内部发生的异常,方便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对异常情况进行精准修复。智能型操控系统还能对巡检人员进行可视化管理、无关人员实现防范入侵管理,对管廊内部环境和设备进行监测,使之始终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总之,通过现场可视化、问题可视化、隐患可视化,达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最终实现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智慧型管廊。

视频为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建设开发管理中心主任陈大标在地下综合管廊现场向记者介绍建设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该地下综合管廊所在的新溪片区,有作为深汕深度协作重要载体的深圳汕头协同科技园,管廊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这里的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宜居环境,对推动深汕深度协作起到积极意义。

(原标题《告别空中“蜘蛛网”,马路不再“开拉链” ,记者实地探访粤东首个智能化大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作者:深圳特区报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陈妍彤 文/图/视频)

标签: #粤东 #长龙 #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