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乖”孩子容易自责、自残、自杀?

admin 172 0

并非出于自杀目的的自我伤害,被称之为NSSI(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群体的自伤率最高,尤其在12-14岁期间,比例高达7.5%—46.5%。这时的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面对应激事件时,通常无法有效处理情绪问题。


而自伤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也并不低,高达38.9%;成人期降至4%—23%。


调查发现,自残原因中排名第一的原因是“处理自己糟糕的感受”——通过疼痛,让自己找回身心的体验感。


有人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件事:疼痛消失释然(pain offset relief)——即身体疼痛的结束不仅身体上会有重回舒适的感觉,心理上也会出现如释重负的快感。


而从心理的角度,自伤实际表现了身心功能的下降。


1.情绪无法顺利表达:这通常代表着,家庭中的沟通处于不良状态。



2.身体感知能力变差:身体感觉阈限变高,对疼痛的体验感下降,不排除躯体障碍的可能性。



根据一些自伤者的自我报告,自伤行为的原因还有很多——


  • 为了惩罚自己、惩罚他人
  • 应对解离状态(如,主动追求麻木感)
  • 寻求感官刺激(如,制造兴奋感)
  • 摆脱自杀观念
  • 维持或试探界线
  • 表达或应对性倾向

所有原因都与心理问题高度相关。


自伤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根据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Saskya Caicedo和Janis Whitlock的研究,自伤者中,有接近一半的人,并没有发现可诊断的精神障碍。


研究人员还澄清了其他的几种关于自伤(自残)需要注意的误解,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灾难化。

以下为医生面对成人自伤后的应对策略,父母同样可以参考。


一、探讨自伤原因:了解自伤的想法和原因,是提供帮助的第一步,这也是共情的开始。


即便可能遭遇抵抗,但在了解的过程中,可以促使TA去审视自我,思索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

二、评估自杀风险:评估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 当前及过去实施自伤的冲动
  • 既往自伤及自杀未遂史
  • 接触到致死手段的机会
  • 按计划保障安全的能力

觉察到一定的自杀不可控风险时,及时求助于专业的危机干预。


三、不过度渲染自伤:正如前文所说,大部分的自伤行为并非来源于自杀观念。


但如果家人、朋友的反应过度,就可能在无意中传递一种信息——自伤可以有效维持他人的注意,这会强化他们在痛苦时以此方式寻求支持的行为。


四、注意可能致死的工具


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反复询问自伤者是否获取了新的工具,并了解其是否有未告知的信息、也有必要询问,TA是否将某些已有的自伤手段做了转移或隐瞒。


五、完善安全计划:可以把安全计划拉成一个清单,包括——


  • 明显的危险信号:想法、意象、心境、情境、行为等
  • 应对策略:外出散步、锻炼、兴趣爱好、亲友社交、美食
  • 求助热线:24小时危机援助热线、急诊、精神心理科诊所的联系方式等

六、共情

除了表达关切及同情之外,共情还包括识别及分享TA的情绪,这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


在共情的状态下,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合适说,进而避免沟通中的阻抗。

七、管理反移情

这是心理治疗中的专业名词,对心理医生而言很重要,对家人来说也有参考意义。

反移情指的是:我们可能会对自伤产生一些负面的感受,比如:把这种自伤的行为当成吸引注意力的表现。

这样的想法,可能会导致对自伤者情感的忽视,导致更危险的自伤行为。


正视自己对自伤者出现的这些“怀疑”、“嘲讽”等念头,并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他们,促进家庭合作。

重点:

  1. 自伤行为不完全等于自杀倾向
  2. 自伤发生率较高,处理恰当造成的伤害不会过大
  3. 自伤行为并不代表着精神心理疾病,要理智看待
  4. 心理医生和家庭都能成为孩子的心理支持

标签: #自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