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王炜炜:扶贫是青春最好的注解

admin 86 0

王炜炜扶贫前后的照片对比

记者面前摆着王炜炜两张照片,一张白净、青涩、略带拘谨,另一张皮肤黝黑、自如,浑身散发出活力,还带有一点泥土的气息。两张照片都是王炜炜青春的模样,不同的是,经历过扶贫工作的的洗礼,王炜炜的青春变得更有朝气和活力,也更接地气了。日前,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评选表彰揭晓,广东省有18名青年入围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王炜炜是其中之一,作为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众多帮扶干部之一,这份荣誉,同样是王炜炜派驻河源市和平县上陵镇三乐村扶贫经历与心血的写照。

白面书生下村扶贫 变“王队”

2019年新年刚过,深圳团市委的王炜炜接到组织通知,被派往河源市和平县上陵镇三乐村驻村扶贫。曾经当过兵的他,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份重任,但没料到的是,自己白净斯文的长相,村民们很是不待见,都以为他是来“做做样子镀镀金”的,私下都叫他小白脸。

“我可担当不起这个称号了!”一进村,王炜炜就提出了“产业扶贫”的工作思路。但这几年,村里有好几个扶贫产业项目连续遭遇挫折,让群众心里没了底。村民表面对他客客气气,私下却直摇头。王炜炜别提多难受了,“每当夜幕降临,偏僻的小山村格外寂静,村委会里就我一个人,心里失落、寂寞、苦闷。”就这样知难而退吗?不,主动出击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王炜炜在三乐村走访

就这样,王炜炜开始了“进百家门、访百家苦”的走访路。帮老乡插秧翻地、修电视机连wifi,一起唠嗑谈收成聊孩子。慢慢地,走在村里,乡亲们见到王炜炜老远就会喊一声“王队”!终于,王炜炜的驻村工作总算要打开局面了。

垫钱做项目 提高公信力

村里的情况都摸清楚了,王炜炜发现,扶贫项目推动之所以如此艰难,说到底还是村集体缺乏公信力。这些年村里实施公共项目损毁的村民林木,一直没有按照承诺予以补偿,村民意见很大,成为矛盾的焦点。为此,王炜炜下决心从最难的骨头开始啃:拿出方案,先把村民意见最大近块“旧账”清了,但村里没钱,村干部一筹莫展。

怎么办?顾不了那么多了,王炜炜决定自己先垫出来。他对乡亲们说:“三乐村确实没有钱,但是答应大家就一定要做到!今天,我先替村里把钱垫付给大家,等到村里有产业有收入,你们再把钱还给我,行不行?”现场反响十分热烈,有村民站起来说,“只要说到做到,我们不仅还给你,还要请你吃肉喝酒呢!”

王炜炜(右)与村民在一起

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这让王炜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扭转了村委工作被动的局面。趁热打铁,王炜炜开始抓项目,首先,针对三乐村公共阵地匮乏的现状申请后方单位团市委的支援。团市委立刻协调了市烟草专卖局和深圳烟草工业公司各捐赠90万元,用于产业基础工程和惠民利民工程落地实施。由此,三乐村开启了干事创业的热潮。最多时,村里有9个项目同时开工:蔬菜大棚、党群服务中心、养鸡场工程、文化活动中心、产业林道...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成了村民们的日常“打卡点”,与此同时,王炜炜也真正融入村里,成为村民的贴心人:“队长,咱们的文化活动中心今天盖楼板了”“王队,我会点砖瓦活,有需要就喊我!”

扶贫村变了样 扶贫干部也变了样

在王炜炜带领的工作队以及当地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下,三乐村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产业林道修好了,文化活动中心建起来了,乳鸽养殖投产了,高效养鸡快竣工了,大棚蔬菜上市了,村扶贫企业拿下了单笔30万订单,村集体年收入接近40万……与此同时,乡亲们的生活状态也有很大改变:贫困户老郑不再游手好闲,成了村里的养蜂能人;学生阿漂在帮扶单位的资助下,以高分被广东工业大学录取;还有阿亮,搞起了水产养殖,不仅成了致富带头人,前不久还选上了村干部……三乐村顺利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100%脱贫,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省里脱贫标准的两倍还多。

三乐村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图为村民文化广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半前刚进村里的那个白面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皮肤黝黑,浑身散发着泥土气息、备受村民喜爱的“王队”,他还是王炜炜,但是是根植在泥土、被扶贫工作锻造出来的青年先锋。

(原标题《扶贫是青春最好的注解——记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王炜炜的扶贫心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李红淼 罗诚 桑晓 文/图)

标签: #最好的 #先锋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