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深圳日报》环保作品荣获COP15全球短视频“最佳故事奖”

admin 97 0

近日,英文《深圳日报》刘旭东团队的视频作品《守护长江源的深圳人》(《守护》)荣获COP15全球短视频“最佳故事奖”。

“当我接到组委会的通知,知道自己拿了最佳故事奖,我觉得几个月前的高原艰辛之旅值了。”刘旭东在得知获奖后感慨地说。对他而言,这座沉甸甸的奖杯与其说是对他个人的嘉奖,不如说是其团队共同赢得的荣誉。

本次COP15全球短视频征集活动由COP15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新华网承办。活动旨在向大众传递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征集活动从6月开始,共征集到来自全球10199部作品。10部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了“最佳故事奖”,《守护》便是其中之一。

当问及获奖原因时,刘旭东说:“一支优秀的团队,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以及不断地拍摄和积累素材是制作一部获奖作品的关键。”

《守护》讲述了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志愿者、深圳退休交警邹卓钢的故事。“我在媒体上读到邹卓钢在可可西里地区为迁徙的藏羚羊设置红绿灯的故事,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就开始联系采访。”

今年5月7日,带着三台相机、数个镜头、一架无人机等大小摄影器材,刘旭东带着李承兴来到采访的首站——格尔木。短短5天,他们需要走完“绿色江河”在青藏高原设置的几乎所有服务站点,大部分站点的海拔超过4000米。

虽然做了充分准备,高原上恶劣的气候环境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除了突变的风雪天气,我还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甚至连我的相机也‘高反’了。”刘旭东笑着说。

为了忠实记录邹卓钢在高原上的作业,他背着二三十斤重的器材包,手持相机,紧随邹的脚步。“在经过昆仑山垭口的时候,风雪连天,我感觉呼吸都很困难,但还是得坚持在户外拍摄。鞋子被雪水完全浸透,按相机的手指也冻僵了。”因为需要在每一站点访问志愿者并拍摄素材,本来只需要6个小时的车程,他们走了10多个小时。

刘旭东说的相机也“高反”,并非戏言。相机掉电快,按键失灵,电脑硬盘读写故障……低温导致的技术问题接踵而至。赶到三江源站所在的唐古拉山镇的时候,刘旭东因为长时间操作户外拍摄染上了风寒,一度高烧。然而为了不影响拍摄计划,他吃了退烧药,短暂休息之后,继续赶赴班德湖保护站。

回忆起这段坎坷的采访经历,刘旭东说:“这次采访让我更加钦佩‘绿色江河’的志愿者们。面对如此艰苦的生存条件,他们依然十年如一日地坚守长江源,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关注和报道公益事业多年的他认为媒体人为环保发声责无旁贷,守护多样世界、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个人的责任。自己的力量虽小,也愿竭尽所能。“我们可以通过镜头和笔头来记录环保人士的故事,向大众普及环保的理念和知识,我们会继续致力于报道更多的环保事迹。”刘旭东说。

(原标题《英文<深圳日报>环保作品荣获COP15全球短视频“最佳故事奖”》)

标签: #英文 #深圳 #荣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