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篮网16人感染!无症状者上场?慌乱的NBA该学CBA了

admin 107 0

截止至北京时间12月24日,美国本土累计感染新冠人数已经超过5277万人,但是从各种信息渠道看到的美国却没有疫情重灾区的急迫感,反而一副歌照唱舞照跳的样子。

可能是新冠疫情的常态化让大洋彼岸的朋友忘记防疫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知名的公众人物,现在似乎也开始不把疫情当回事儿了,常常不戴口罩出现在人群聚集的公众场合。

比如,NBA球星约基奇和库里就被拍到毫无防护措施去参加派对。

即便NBA联盟在公开的口径上仍对场内场外的防疫有着严格限制,但这些防疫守则出了球场就毫无约束力。

虽然疫情频发,但大家似乎并不像从前那样绷紧神经,疫情在美国本土刚爆发的时候,球迷还能看到穿着防护服全副武装进场的恩比德,而现在看到这样的情景或许会被人取笑大题小作。

感染新冠对于球星们来说也似乎变成了像感冒一样稀松平常的事情,目前触发健康安全协议的球星就有10人,这里面还不算已经痊愈的恩比德、德罗赞、三球……

虽然曾经有球员,比如塔图姆,在新冠痊愈后还饱受体力不支的困扰,但绝大部分球员都以满血复活的样子回归球场,尤其是得过两次新冠的杜兰特,回到球场反而生龙活虎,甚至比从前更加厉害。

而且,有球队主帅透露,这些感染新冠的球员大部分都只是无症状患者,那么这样的情景是否会造成这样的假象——“你看,NBA球星们得了新冠之后不是也好好的吗?他们还是一样能跑能跳。”

公众人物就是有这样的力量,他们的错误示范,或许会让球迷产生误解,认为不戴口罩,不打疫苗也是可以的,导致防疫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但只要仔细想想就明白,NBA看似一片祥和的表象背后是近乎失控的防疫。

短短半个多月时间,NBA触发健康安全协议的人数从原本的14人激增到超过120人。

像公牛和篮网队内都出现过多达10人感染的可怕场景,过去的4个比赛日里,总共有6场比赛因为人数不足被推迟。

假如疫情照着这样发展下去,NBA从内部被攻陷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疫情高发时刻,各种不同的应对之策被摆上台面,而效仿在奥兰多园区以封闭形式进行的“泡泡”看似是最为可行的方案,当时从复赛到完赛的0感染也证明了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计划。

移师封闭园区进行比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员流动带来的传播问题,要考虑到球员只是整个联盟运作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工作人员:教练组、裁判、场馆运营方、后勤人员……还别提现在开放入场之后,观赛的球迷鱼龙混杂,实在是难以把控。

何况,NBA连球员场外的行动轨迹都无法有效约束,更别说占大多数的工作人员们了。而把他们都塞到园区里去,在疫情大流行的环境下其实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但是,让30支球队都进园区听着很美好,实际上却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

首先,球员们原本就相当抵触封闭式的比赛,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无法陪伴家人,在园区内感到压抑,甚至有人因此出现了心理问题。

詹姆斯就说过自己再也不想回到园区打球了,因为实在太煎熬了。

而还有一部分人是无法适应园区内平静的生活,没有夜店和嫩模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比如刚被火箭裁掉的球员丹纽尔-豪斯,他就有过偷偷把嫩模带进奥兰多园区酒店的行为。

当球员们已经体验过封闭式园区的寂寞难耐,再让他们回去,怕是相当费力……

习惯了自由的小鸟,还愿意回到笼子里吗?

其次,上次奥兰多园区复赛已经临近常规赛尾声,很多球队可以不来,直接就放假备战下赛季了。

但现在常规赛还没有过半,把30支球队都丢到园区,那赛前的安保防疫工作量可是要成倍增加。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力、物资,而这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据媒体报道,上一次在奥兰多园区搭建“泡泡”的100天时间里总共花费了联盟1.8亿美元,那么按照这个标准,30支球队现在回到园区直到决出总冠军期间的花销,可想而知是多么惊人。

虽说进园区让联盟花掉1.8亿,但避免了高达15亿的损失(包含赛季停摆对赞助商们的赔偿)。不过,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不太一样,毕竟现在联盟已经开放球迷入场观赛,从前怎么赚钱,现在也能怎么赚。

回到园区就意味着必定会损失门票和场馆运营收入,而这对很多球队来说都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也不难想象,球队老板们不到万不得已,大概不会同意这个方案。

根据《体育画报》的消息,联盟不是没有考虑过重回园区,但因为“成本太高,老板们不舍得花钱”告吹。

上一周媒体报道过一条疯狂的新闻:联盟开始考虑放松对无症状患者的限制,甚至允许他们上场打球。

即便联盟最后还是保留了一丝理智,没有接受这一疯狂的提案。但他们还是为了避免停摆而对疫情妥协。

既然无法限制感染人数的增加,那么他们想出的方法就只能是降低检测标准,被动地“减少”感染人数,保持赛事的运行了。

目前,联盟正打算把触发健康安全协议球员的隔离时间从10天缩短为6天......

虽然NBA在经济收入的压力下不能停摆。但另一方面,在NBA内部感染人数激增的情况下,让赛事继续运行只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随着越来越多比赛延后,越来越多的球星被禁赛,很多球队只能被迫派上板凳边缘的替补,NBA的比赛质量也会随之大打折扣。

在最近的比赛里,不少球迷都开始抱怨根本不认识这些在场上打球的人。

甚至,连一些接近退役状态的球员都开始重新被各大球队召回。现在NBA的球员名单总人数已经多达553人,比平日了多出45人......

目前已经有19支球队使用了困难特例,比如湖人签下了过去两年只能在发展联盟和业余联赛虐菜的小托马斯,凯尔特人则是签下34岁的CJ-迈尔斯和40岁的乔-约翰逊。

要知道,乔-约翰逊可是在2018年之后就再也没有NBA比赛的正式出场纪录,他的主要活跃赛场是娱乐大于竞技的BIG3联盟......

这些几乎已经淡出联盟视野的老将再就业,虽然说能为球迷带来一点情怀上的刺激,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已经被联盟淘汰的球员开始陆续回归,这不正说明着比赛质量的下滑吗?

在这种情况下,球迷又凭什么为你的比赛付费呢?砸掉自己的招牌从来不是一件明智的选择,尤其近几年NBA已经饱受收视率下降的困扰。

在新冠疫情侵袭的大环境下,要经济效益还是赛事平稳运行?变成了一道困难的选择题,似乎选了前者就无法兼顾后者,而选了后者,就要付出损失前者的代价。

这样的问题也在不同的大型赛事中存在,比如夏天刚结束的东京夏季奥运会就无法在二者之中选出最优解,最后里外不讨好,在国内一边被日本本土民众嫌弃,另一边又要顶着高昂的成本做着松散的“假”防疫。

NBA为了经济效益放松了防疫力度,与之相反的例子是我国为了保证赛事的平稳运行,放弃了大型赛事创造的经济收益。

尽管有许多业内业外人士都在呼吁CBA恢复主客场制,以缓解球队运营压力,但CBA至今还是维持园区集中参赛的准封闭模式。

尽管许多声音认为以我国良好的防疫情况,还在园区打球实在太过“保守”,但这都是为了球员和观众的安全考量。

还有即将开始的北京冬奥会,主办方对外国来华参赛选手有着相当严格的限制,要求所有人均要在14日前接种全套新冠疫苗,才可以免除隔离进入闭环管理。

而这些运动员在华的行动也会受到严格限制,只允许在酒店和运动场两点一线。防止出现东京奥运会时,被隔离的运动员还能自由活动外出就餐的情况出现。

很显然,在这样严格的管控下,观众入场观赛带来的收入很难覆盖举办赛事的成本。

但这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为了一时的利益放松防疫的警惕,让疫情蔓延,那无疑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纠错。

同时,不让人们置于疫情的危险之下,才是今天最重要的课题。

当然,经济的天平也同样重要。但要知道,只有真正做好防疫的前提,体育赛事业才会有真正的复苏,而不是脆弱到一戳就破的泡沫。

本文转自新浪体育 作者brad

原文链接

标签: #湖人 #慌乱 #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