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多样化救助诉求,浦东创设“成长系”救助服务品牌

admin 102 0

满足多样化救助诉求,浦东创设“成长系”救助服务品牌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困难家庭的救助诉求呈现多样化,浦东新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将传统的“单一性物质”救助方式转变为“物质服务”的综合救助方式,进一步拓展社会救助功能,创新救助方式,年内开展以社会融入为主的“新启程”项目、以心理健康为主的“心希望”项目,实施以阻断代际贫困提升能力为主的“家庭成长计划”,形成新区“成长系”救助服务品牌,通过对困难家庭的走访,了解困难家庭的社会交往、健康状况、劳动教育等需求,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

  小欣两岁的时候,父亲过世,妈妈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对小欣欠缺照顾。如今小欣已经14岁了,性格内向的她和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独自在外居住的母亲,偶尔也会把小欣接去照顾几天。小欣的吃穿住行,都靠母亲的工资和低保金,家中仅有的一张单人床和一把折叠椅,分别给奶奶和爷爷使用,小欣只能睡在地上,缺少单独的休息和学习场所。

  上门走访后,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的驻点社工及时介入。访谈过程中,她表示心情不好的时候,因为缺少倾诉的对象和渠道,自己常常会一个人听音乐来解闷。同时,由于没有家人的辅导,小欣的学习压力也成为影响她情绪的主要因素。

  社工在介入过程中发现,安全舒适的居所,是小欣当下首先需要满足的学习环境需求。其次,小欣爷爷奶奶年龄较大,母亲工作繁忙,小欣的照顾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为此,社工通过传授安全常识、扭转爷爷奶奶的教育意识、与母亲协调照顾时间等方式,解决小欣的需求。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负责人许女士表示:“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方面,小欣的情感缺失,主要表现在与母亲无法稳定维持亲密关系,和爷爷奶奶的亲密关系也较弱,缺乏家庭归属感。针对这一需求,也需要社工从家庭入手,通过改变家庭环境,从而影响小欣本身。”

  在驻点社工持续三个月的努力下,小欣的低落情绪有所缓解,睡在地上的情况已经改善,爷爷奶奶与母亲的关系有所缓和,社工也通过日常鼓励,引导小欣顺利完成小学至初中的过渡,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成长系”救助服务品牌项目由“新启程”、“心希望”和“家庭成长计划”三大品牌组成,其中,委托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承办的“新启程”贫困家庭发展救助综合服务项目,以面向散居特困供养对象、人户分离对象、家庭结构不完整的低保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提供困难帮扶、关系调适等服务,促进困难家庭自立自助。项目探访500户救助家庭、个案服务50户、活动覆盖400人次左右。

  华东师范大学承接的“心希望”社区心理救助与家庭成长动力提升项目,以面向有青少年的困难家庭为主,同时结合特殊个案,为困难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指导,促进提升社会融入能力,年内探访家庭300户,重点一对一服务60户,同时,项目周期内,为街镇及居村社区救助顾问和志愿者提供社区工作心理增能培训。

  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承办的“家庭成长计划”,以低保家庭初中、高中(含中职)年龄段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从家庭赋能、成长辅导、情感支持等方面入手,旨在阻断代际贫困提升能力,目前共有服务对象近850户。

  下一步,浦东新区将进一步打造超大城市社会救助大城共助的“浦东样板”,积极培育组建各街镇的特色救助队伍,发挥多元化的资源力量参与到救助工作中,着眼于救助对象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用好街镇和社会的丰富资源,为救助对象提供多样化服务。通过非物质救助形式实现社会救助方式的多样化、组合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打造陪伴式、持续式、长效式、全程式救助帮扶,最大程度发挥社会救助的综合效应。

标签: #救助 #创设 #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