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一飞冲天,是不是意味着归化政策成功了?

admin 88 0

【文眼】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工程,归化政策只是这个体系中的一环,它只能是有机补充,而不应该是“救命稻草”。如果将归化政策当成取得佳绩的“灵丹妙药”,急功近利,最后可能伤害到的是整个体系。

在中国足坛走向一片狼藉的归化政策,在北京冬奥会上结出了硕果。谷爱凌的成功比预计来得更早一些。

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谷爱凌用技惊四座的第三跳锁定了冠军,为中国雪上项目创造了崭新的历史。她成为中国首位夺得雪上项目奥运金牌的女子选手。要知道,大跳台可是她三个项目中相对最弱的一个,后面的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场地她都是夺冠大热门。

她的归化选手身份又足够特殊。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她不能被归为归化选手。归化意味着国籍的变更,谷爱凌则是在18岁的时候自由选择了代表中国出战冬奥会。

不过,毫无疑问,谷爱凌是中国体坛归化政策中的重要对象。她的成功几乎可以让关于归化政策的质疑消弭于无形。

平昌冬奥会,如果不是武大靖最后时刻的金牌,中国代表团将带着无金的尴尬而归。再往前的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成绩也是一落千丈。无须讳言,在那几年中国体坛跌入了历史的谷底,有点像1988年兵败汉城后的情形。

身处低谷的中国体坛几乎没有任何调整空间。2020年奥运会在东京举行,中国代表团不能让在东道主面前颜面尽失。2022年冬奥会又是在北京举行,创造历史佳绩的任务迫在眉睫。中国体坛必须触底反弹。

除了对队伍进行改革,换掉了李永波、王义夫等一批功勋主帅外,归化政策在此时也悄然启动。北京冬奥会是归化政策启动的关键因素,全项目参赛的目标让归化政策落地成为了必然。毕竟在个别项目上,国内存在空白,归化有血缘关系的华裔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最快捷方案。

当然,归化政策并不仅限于冬季项目,很多夏季项目也从中受益。其中,足球受益最多,艾克森、洛国富、阿兰等非血缘归化也都顺利落地。只不过,国足的一地鸡毛让归化政策备受质疑,被舆论攻讦。

东京奥运会上也有郑妮娜力这样的归化选手,但归化选手并不多,也没有太多耀眼的成绩,在舆论领域并没有引起广泛讨论。

北京冬奥会,归化选手注定是一个热门话题。谷爱凌、朱易都算此类,中国男女冰球队也有多名归化球员(其中还包括非血缘归化)。林孝俊虽然未获得冬奥会参赛资格,但已经出现在国内的选拔赛中,表明归化工作已经接近完成。

归化政策是一种捷径,同时也合法合规,在国际体坛成为了通行规则。中国体坛愿意大举归化,走一些捷径,我个人认为并无不妥。

谷爱凌的成功恰恰证明了归化举措的英明之处。她不仅创造了崭新的历史,更是为中国体坛树立了一个现象级的偶像,弥补了姚明、刘翔、李娜、林丹退役后的偶像真空。这枚金牌已经铁定将把她送上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除此之外,谷爱凌来自体制外的诸多特质更是难能可贵。她身上没有背负沉重的枷锁,个性洒脱,就是在享受比赛,与诸多来自体制内的运动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面对媒体记者,她口若悬河,也不会虚与委蛇,几乎是一个完美的采访对象。

人人都爱谷爱凌的局面,仿佛也可以为归化政策歌功颂德了。遗憾的是,“美少女”朱易却成为了一枚硬币的另一面。她因为在花样滑冰团体赛中糟糕的表现,饱受质疑,已经被上升到网暴的程度。似乎她与洛国富、费南多、阿兰这些归化国脚一起让归化政策蒙羞。

先说朱易。小姑娘在比赛中出现失误,再正常不过。她被网暴,当然不完全与她出现失误有关,而是网友认为她替代了更有资格的陈虹伊,归化选手的身份可能是她获得这个资格的“隐形因素”。细究起来,朱易没有错,决定资格的并不是她;归化政策也没有错,将归化政策变成保护伞的人才应该为此承担责任。

至于国足归化国脚们,同样成为了众矢之的。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抱怨几句行程问题,也成为了一大罪状。明白人心里都清楚,国足成绩糟糕,绝非归化球员所致。决定他们是否首发的都是国家队的主教练(或者还有更高层的旨意)。无论是否首发,他们都拼尽全力,可能发挥有欠佳之处,但并非是态度原因造成的。

很多事情最后都会回到人的问题。我从来都不认为归化政策有可指摘之处,关键问题是决策者以及普罗大众的态度究竟如何。

决策者是不是能够对归化选手一视同仁。即便归化非血缘选手也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在国际体坛早已司空见惯。但在中国体坛,似乎并没有那么名正言顺,林孝俊的身份问题自始至终是个谜,中国男女冰的归化球员也没有明确的说法。朱易是通过选拔赛获得了奥运参赛资格,可选拔制度却并不被外界所接受,朱易在奥运赛场上的失误更是让舆情沸腾。

普罗大众也没有把归化选手当成真正的自己人。表现好的归化选手受到更多赞誉,表现欠佳的归化选手则饱受指责。既然她已经是中国选手,就应该享受到平等的待遇。他们的归化身份只是其背景,而非特殊的标签。

谷爱凌的成功是她个人的成功,也是中国体坛的成功,但绝不能等同于归化政策的成功。除了谷爱凌,很多归化选手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两次在比赛后梨花带雨的朱易尤甚。

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归化政策,我认为首先要对归化政策去魅,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归化选手,不对他们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对他们另眼相待。

此外,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工程,归化政策只是这个体系中的一环,它只能是有机补充,而不应该是“救命稻草”。如果将归化政策当成取得佳绩的“灵丹妙药”,急功近利,最后可能伤害到的是整个体系。足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几个归化球员改变不了国足的窘境,中国足球腾飞还是得靠体系的完善。

理性客观地看待归化政策,一视同仁对待归化选手,才是最可取的态度。可是,在戾气颇重的社交媒体上却鲜有人能做到。

转自公众号: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原创作者:张宾

点击阅读原文

标签: #归化 #冲天 #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