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山西大槐树”有哪些故事?

admin 176 0

为什么山东人称上厕所为“解手”


元朝末年,黄河泛滥、战争频发,祸不单行的是,山东、河北等地,又历经数次地震,致使整个山东地区荒草丛生、鲜有人迹。


到了明朝初年,朝廷的扛把子朱元璋,感觉这事儿不对劲,便下令将部分山西、河南人口强行迁徙山东地区,以平衡地域差异。


然而山西百姓安土重迁,对家园的依恋之情绝对是溢于言表的,明朝廷便不得不将迁徙人口强行押往了洪洞县,统一进行集中管理。


隔壁老王一家也在迁徙的名列中,老王、妻子和四个熊孩子在被验明身份证后,为了防止百姓跑路,便有官差将他们全部反手捆绑,就此压往了山东。

迁徙途中,每当隔壁老王膀胱、大肠有想法的时候,苦于双手被捆在身后,每次都不得不先向押送官兵报告,请求解开绳索,然后再去释放一下自我。


然而人有三急这事儿是没地儿说理的霸道活儿,解绑-捆绑-解绑-捆绑,生而为人的隔壁老王每天是要反复几次的,而每次解绑-捆绑都要走流程,于是每次隔壁老王上厕所都要打报告一顿说,押送的官兵也属实上头。


于是双方心照不宣,图个方便,每当隔壁老王要上厕所,便会直接跟官兵道一句“解手”。

于是乎,在山东,“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


为什么山东人走路爱背手

自洪洞县出发,一路东进,直抵山东,全程被迫迁徙的隔壁老王手都是反绑在身后的。



经历长途跋涉到了山东,卸下绳索后就各自放飞自我,自谋生路去了。


在此隔壁老王以身说法,印证了如今很火的“21天养成一个习惯”这个理论是真实有效的。


双手长期被捆绑在身后,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即使后来去除了绳索,隔壁老王平日里正常走路时也养成了背手的习惯。


直到现在,山东人走路背手,成为了一种特色。



为什么见面要问:吃了吗?

纵观中国5000年历史长河中,大部分时期尤其是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


初到山东的隔壁老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常态,能吃顿饱饭,就成为了隔壁老王及迁徙到山东的移民们最关心的话题。


因此,每逢隔壁老王路遇故人,出镜率最高的一句话便是“吃了吗您呐?”



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一种文化习俗,成为了打招呼的普遍用语。


婚丧嫁娶为什么要随份子

在物质匮乏的农耕时期,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都极其落后。


尤其是初到山东的隔壁老王和移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困难仅凭个人之力,根本无从下手。


隔壁老王家农忙丰收、盖新房子、儿子娶媳妇,都多多少少从街坊四邻们那得到了一臂之力。


物资短缺,亲朋好友间就会相互送些衣物、食物、钱财,以渡过难关,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随份子的风俗。



现如今,物质已不再匮乏,但每逢隔壁小王的朋友们婚丧嫁娶之时,隔壁小王仍然会跟随传统随上一份份子钱,以表心意。


问我祖先在何处,陕西洪洞大槐树

千百年来,“问我祖先在何处,陕西洪洞大槐树”这句俗语在齐鲁大地广为流传,如今却有许多人对此不知所云。



这一切还要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隔壁老王带着妻子和四个娃,风尘仆仆,从山西洪洞县出发,一路奔波,搬家到了山东。


谁料这一趟搬家,成就了隔壁老王一家及后人在当地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不知不觉竟已有600余年,隔壁老王的后人也早已传承到了21世隔壁小王。


而隔壁老王这一家的传承,其实仅仅是万千迁徙大军中,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


然而,被迫迁徙路上,留下来的习惯,却在隔壁老王一辈辈的流传了下来,至今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隔壁小王们的生活。


笔炮君说

在笔炮君看来,每位国人都至少应该去一次临汾,因为你会有三次机会说,“我们是从这里来的。”


你可以带着孩子去洪洞的大槐树下说,600年前我们的祖先从这里出发;你也可以摸一摸尧都的土说,4500年前我们就是龙的传人;你还可以站在黄河的壶口瀑布前说,中华民族从这里起源。


所有的旅行,都是一场出发,但是华人,到了临汾,却是回家。

纵观我大中华,从一穷二白到国富民强,一百年的沧桑,一百年的屈辱,一百年的辉煌,生于华夏,我骄傲了吗?



关注@笔炮君,我们一起吃香的喝辣的,唠更多有趣的嗑儿~

标签: #山西大槐树